冷眼前瞻华为鸿蒙2.0
2020-07-27 00:25:29
  • 0
  • 1
  • 1

来源:古老湿

原创:谷溪

进退失据的鸿蒙 1.0

约定的日子终于来了——2020 年 9 月 11 日,华为将再次举行「开发者大会」,同时发布鸿蒙 2.0。

早在一年前的 2019 年 8 月份,华为同样召开了一场「开发者大会」,然而没有文档、没有 API、没有代码示例……总之,除了一张 PPT,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堪称一代你从未见过的船新「PPT 操作系统」。很多习惯了「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的工程师们也不是傻子,对这种光打雷不下雨的所谓「开发者大会」一点也没惯着,各种批评都一起涌上来。

客观的说,被骂了整整一年的鸿蒙 1.0 ,的确是活该——

牛皮吹的震天响,号称可以马上取代安卓,却拿不出实际产品;

开发者们几乎没得到任何开发资源和生态支持;

原本承诺开源的方舟编译器,玩起了「按揭开源」的文字游戏;

所谓「多终端开发IDE」,实际只是 Android Studio 的一个插件而已……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靠谱的开发者大会应该长什么样?我们对比一下2019年的苹果开发者大会:

现场教你写代码:

现场演示生产力工具:

现场告诉你生态环境有多丰富:

现场发布新产品让你买买买:

而鸿蒙 1.0 发布会是这样的:

是不是在鸿蒙新闻里只见过这几张照片?那就对了。因为除了这几页概念性 PPT,你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了。

所以,几乎可以肯定,2019 华为开发者大会上的那个鸿蒙,是一个极度不完备、完全不足以拿出来见人的赶工产品。

鸿蒙 2.0 可能发布的内容

在 2019 年发布会上,华为公布了一张「鸿蒙时间表」:

虽然有各种不靠谱的前车之鉴,但我选择相信鸿蒙的这个时间表。

按照表中进度,即将和我们见面的鸿蒙 2.0,至少应该已经完成了以下内容:

1. 内核和应用框架的自研

2. 有了能让开发者进行图形化界面开发的图形栈

3. 多语言统一编译

4. 多终端开发IDE

5. 打通 PC、手表/手环、车机

如果鸿蒙能够准时完成以上项目,对开发者和用户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内核和应用框架的自研完成,宣告鸿蒙整体开发的基本完成。

从 1 年前鸿蒙 1.0 发布至今,没有任何一个第三方开发者成功的在所谓「鸿蒙生态」中完成任何产品。我们或许可以用「鸿蒙 1.0 尚不完善」进行搪塞,但如今,华为已经没有任何借口——毕竟按其宣传的进度,鸿蒙 2.0 应该已经是一个比较完善的系统架构了。

然后,鸿蒙图形栈的完成,意味着鸿蒙生态下的应用,应该有图形化的界面了。

如同我们在苹果、谷歌、微软等大厂的开发者大会上看到的那样,一个操作系统级别的平台,其最终用户是普通人而非开发者,因此鸿蒙的图形栈如同 PC 从黑乎乎一团的 DOS 时代进化到 Windows 的可视化阶段,是极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他是开发者进行图形化开发的基础,决定了鸿蒙 2.0 能否进入终端市场。

(上下两种界面的区别,我想不用多说什么了)

其次,多语言的统一编译,是一个想象很美好、但技术难度极大的事情。一旦完成,可能是极为震撼的——但前提是,「完成」。

计算机开发领域,存在有无数种开发语言,语言之间各有优劣。实现对多语言统一编译,意味着进入鸿蒙生态不再需要专一于某种「钦定」的官方语言,只要会鸿蒙指定的几种语言之一,即可开发。这样,无形中大大扩大了生态基数,降低了开发者进入鸿蒙生态圈的成本。

但还是那句话——迄今为止,还没有看到任何关于鸿蒙实现多语言统一编译的消息,甚至连「按揭开源」的方舟编译器自己都远未成熟,早早允诺实现多语言编译,让人无法乐观。

再次,多终端开发 IDE,我希望这次华为不要再拿一个 IDE 插件来糊弄事了。

IDE 和 IDE 插件的关系,大概就是雷锋和雷峰塔的关系。IDE 本身是一个开发难度很高的产品,而 IDE 插件则简单地多,已经有大量开发者依托各类 IDE 写出过自己的插件——IDE 和 IDE 插件,有本质不同。

最次,鸿蒙对于手表、手环、汽车、手机的适配,意味着鸿蒙 2.0 应该在今年成为一个全平台操作系统,而不仅限于 2019 年的那块疑点颇多的「智慧屏」。

除了汽车以外,对以上产品华为均有自主品牌问世,加之华为与美国关系的每况愈下,不难想象 2020 年华为的产品很有可能推出搭载鸿蒙的数码产品——但我必须再次强调一个前提,那就是鸿蒙 2.0 需要实现自己的承诺、保质保量的按期交货,否则只能像鸿蒙 1.0 一样沦为空谈。

(华为虽然不生产汽车,但这次和比亚迪进行了合作)

鸿蒙 2.0 的诡异一年

对于任何一个科技公司的技术突破,我都持有乐观和支持的态度,因为优秀的技术理应为所有人类共用和传承,例如没有开源的 Linux 就没有开源的安卓,也就不会有鸿蒙(未开源) 。

但鸿蒙的诞生,从一开始,就疑点重重:

例如,有一个重要的细节,总是有意无意的被媒体忽略——

鸿蒙,在最开始,根本不是操作系统,也并非为手机等设备设计,只是一个工业系统内核;而后成为所谓「操作系统」,纯属被误读,最后赶鸭子上架。

这不是我瞎说。华为轮值董事徐直军曾经直言:

「鸿蒙操作系统名字不是我们取的,是你们(媒体)取的。鸿蒙操作系统,本来鸿蒙这个是用于我们内部一个内核的名字,只是挂在市场监管总局那里注册了。然后不知道哪个媒体好朋友看到了这个,就把它说是我们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你看我们内部都没人说它是我们的手机操作系统……他(余承东)说要是再取一个名字,还要向所有的消费者解释、所有的媒体解释,鸿蒙不是我们的手机操作系统。所以他们现在还是叫鸿蒙,鸿蒙不是他们取的名字,是媒体朋友取的。」

这也就解释了鸿蒙 1.0 的仓皇上马和遮遮掩掩。

从鸿蒙 1.0 发布到现在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华为官方对于鸿蒙的态度,也暧昧不清,辗转反复,令人生疑:

董事长表示是否发展手机系统还没确定

2019年7月,华为董事长梁华表示,鸿蒙是为物联网开发的操作系统,是否发展为手机系统还未确定。

没过几天,高管表示鸿蒙属于工业系统,并非为手机设计

2019年7月,华为公共及政府事务部总裁陈黎芳澄清鸿蒙是用于工业系统,并非为手机操作系统设计。

3个月后,轮值董事长表示鸿蒙仅为内部内核的名称

2019年10月23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华为媒体沟通会上称,鸿蒙本来是用于华为内部一个内核的名字,后来被媒体误传为华为的操作系统。

今年四月,曾声称「鸿蒙两三年内赶超苹果系统」任正非,改口说要想超越苹果和安卓,不会超过 300 年

2020年4月22日,华为任正非表示:华为的操作系统要想超越安卓和苹果的操作系统,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但不会超过 300 年。

作为技术人,我对「华为在对美帝玩空城计」这种阴谋论的说法毫无兴趣。根据上面这些高管的从盲目乐观到直面现实的言论变化,我相信,至少华为鸿蒙的工程师们,恐怕远远没有媒体和舆论中这么乐观。

恐怕,鸿蒙不仅仅是第一款由舆论取名的操作系统,更是一款空前绝后的由舆论「开发」的操作系统。

支持技术进步,而不是支持阴谋论

对于鸿蒙操作系统迟迟未露面的一个普遍的观点是,华为在下一盘大棋,用孙子兵法的36计对付美国,先来一招「空城计」迷惑对方,再来一招「瞒天过海」用自主研发反制美国的技术封锁;甚至鸿蒙 2.0 的发布日期定为美国的国难日 9 月 11 日,也是故意向美国挑衅。

这样的阴谋论,显然没有任何依据。

首先,华为作为一家拥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科技公司,我相信绝不会刻意演出一段在 9.11 开发布会与美国企业对垒的戏码。因为 9.11 不仅仅是整个西方世界的悲剧,更是整个人类世界的惨剧,利用这一天的特殊性做产品营销,实在过于低俗野蛮、反人类。如同苹果公司不会故意在中国的 9.18 发布一个日本专供产品一样,在西方仍拥有大量市场、并已经开始受到限制的华为也不可能做出这种自废武功的蠢事。

其次任正非本人曾无数次表示愿意与国际各大科技公司携手合作,其他高管也未见唱反调,足以说明问题。有不少网友依然不相信,认为任正非是扮猪吃老虎,对此我无可奈何——连一家企业创始人多次说过的话都不相信,却相信自己脑海中的想象,这些网友爱的恐怕不是作为企业的华为,而是幻想中的战狼吧?

真要说阴谋论,我是否可以说特郎普对华为进行技术封锁,其根本目的其实是刺激华为自主研发高端技术、打破美国的高科技垄断、从而实现 Make China Great Again 呢?特郎普莫非是中国国籍、华为员工?

有意无意的把华为与爱国绑定到一起,是一种低劣但有效的营销手段。华为手机当年如此,不知鸿蒙是否也如此。

鸿蒙 2.0 的发布距今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我期待两个月后,能看到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不要再像 1.0 那样只说大话却拿不出符合水准的产品,成为技术圈的笑柄。

有人因看到而相信,有人因相信而看到。希望大家都能成为用事实说话的前者,而不是活在幻想的美丽新世界中的后者。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