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本质》布莱恩·阿瑟:技术将如何塑造经济形态与分配规则?
2019-08-03 09:54:20
  • 0
  • 0
  • 0

来源: 腾讯研究院 

对于技术,人们是熟悉和喜爱的。每天身处钢筋水泥建成的大楼、出行必备的公共交通、随身携带的手机和办公室的电脑等等,这些技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渗透进我们的日常活动,成为现代社会的背景。随着各种生物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也有机会期待越来越多的疾病能被有效地预防和治疗。

但同时,人们对于技术也是警惕的。网络隐私泄漏,算法造就信息茧房,基因技术对自然身体的干预,人工智能是否将取代人类工作...诸如此类的问题让人们感到担忧,甚至是威胁。人们身处对技术的矛盾心态中,并不断探究着人类和技术相处的方式。

关于技术是什么,技术为何可以发展成为今天的技术,技术革新对经济系统的冲击,以及现代社会形态对于两者发展的影响等等议题,一直以来是业界与学界探讨和争论的热门。大多是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们采用的是一种外部的视角,将技术视为一个「黑箱」,将其当成一个整体,研究其发展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或在古典经济学与诸多新兴学派之间争论不休。

著名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则另辟蹊径,从内部出发,对技术本体进行剖析、在古典经济学逻辑基础上设问,创立了全新的研究理论和模式。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受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肯尼斯·阿罗的邀请,来到刚刚建立的圣塔菲研究所。在圣塔菲研究所,阿瑟将复杂系统理论与经济学研究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复杂经济学(complexity economics)」的构想,并凭借报酬递增理论,于1990年获得熊彼特奖。

布莱恩·阿瑟(W. Brian Arthur)复杂性科学先驱、著名经济学家

他对于技术和经济两大议题的研究成果总结为两本代表作《技术的本质》《复杂经济学》,下文将分别对他们进行具体介绍和推介。

技术的本质:现象、组合、递归

《技术的本质》一书阐述对技术本质和技术进化的洞见,提出了一个较完整的关于技术的理论。

阿瑟基于以下三个基本原理逐级地构建了他的关于技术的理论:(1)所有的技术都会利用或开发某种(通常是几种)效应或者现象;(2)技术(所有的技术)都是某种组合,这意味着任何具体技术都是由当下的部件、集成件或系统组件构建或组合而成的;(3)技术的每个组件自身也是微缩的技术。以上三点概括起来就是阿瑟论述时最核心的三点:现象、组合和递归。

首先,技术从何而来?阿瑟认为技术来源于自然现象或是自明之理。技术是被捕获并加以利用的现象的集合,是对现象有目的的编程。例如有浅层自然现象,如钻木取火,有深层自然现象,如古代的炼金术,还有深层的隐藏现象比如核磁共振。

其次关于组合,技术最基本的结构是包含一个用来执行基本功能的主集成和一套支撑这一集成的次集成。即使从这些集成件和零部件中被组织结构起来,形成技术模块。而这些技术能够被组合是因为它们分享了现象的族群、共同的目标或者是共同的理论。

递归性原则指的就是技术包含着技术,直到最基础的水平。如上述,被表达出来的技术包含一个主要组合体,即一个装置或方法「脊柱」,用这个组合体来执行中心原理。加上其他的零部件围绕,让其可以完成工作并规定其功能。而每个零部件自身都是有一个技术,因此零部件自身也有属于自己的核心,以及附着其上的其它组件,这一结构就是递归的。将技术的组合结构一直分解下去,将到达一类不再属于技术的「现象」或「效应」那里。这些现象具有恒定性和可重复性,最终独立于人类的技术和科学而存在,也就是回到了技术的来源即自然现象。

基于这一理论,阿瑟探讨了技术的进化。他认为,技术的进化和生物的进化存在着类似的地方,但也不尽相同。技术的进化没有可以预先决定的确切顺序,我们也无法事先知道哪些现象会被捕捉并被利用,也无法知晓哪种组合会被创造,这些不确定性,让技术的进化具有了偶然性。而这正和生物进化的随机变异一样,没有明确的方向,同时两者都有可能出现顺序的变化,或者崩溃式的破坏。但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进化机制的不同,对技术来说,「组合」是常态,而对于生物来说这种组合机构的创造是少见的。

人类的发明并不存在「第一」,因为新元素(新技术)的构成来自于那些已经存在的元素,而这些元素又为进一步的建构,提供架构模块。即所有技术都是从已经存在的技术中被创造出来的,而让这一切发生的机制就是组合。机会利基又会召唤这种组合,召唤新技术的诞生,最终实现进化。

那技术是一种生物吗?阿瑟认为,从概念上看,生物学正变成技术,生物具有技术属性;从实际上看,则技术正成为生物学,具有生物属性,两者越来越接近。凯文·凯利在《技术想要什么》中指出:「技术是一种生命体」。凯文·凯利说:「我认为,技术是生命体的第七种存在。人类目前已定义的生命形态包括植物、动物、原生生物、真菌、原细菌、真细菌,而技术应是之后的新一种生命形态。」

在探讨技术本质和进化过程之后,阿瑟提出了自己的人文关怀,即透过技术自身,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看待这个创造物?技术来源于自然现象,对技术的矛盾心理并不直接来自于我们和技术的关系,而是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如果技术将我们与自然分离,它就带给我们某种形态的死亡。但如果技术加强了我们和自然的联系,它就确立了生活,因而也就确定了我们的人性。因为技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可以用它做了什么,而且在于它进一步可能导致什么。

复杂经济学:经济不一定处于均衡状态

相对于《技术的本质》,《复杂经济学》则更偏向于一本对阿瑟研究理论的脉络和成果进行整体梳理的文集。根据作者的说法,这本文集中的各篇文章均以经济学和复杂问题为核心,时间跨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日,展示了这一系列思想是如何发展起来并最终形成一门新的经济学理论的过程。

《复杂经济学》全书——或者说整本论文合集——的核心观点,根据作者的说法,可归纳为:经济不一定处于均衡状态。在这个系统中,行为主体会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行动和策略,作为对他们共同创造出来的结果做出的回应。这也就是说,在这个系统中,行为主体会不断地创造出一个「生态」来,而这个生态恰恰是他们自己必须与之相适应的。

这是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迥然不同的观点。新古典经济学「假设人们是超理性的,在一个静态的、均衡的世界中进行决策」。然而,在过去二三十年的世界性经济发展的波动和起伏,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支撑逐渐崩塌,许多经济学家作者认为其已经不适用于指导现实,便纷纷开始探索和研究新的可能的理论,复杂经济学便是其中一种。

阿瑟认为,复杂经济学其实是看待经济学的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其逻辑基础为,超越一般均衡理论,去追问一个问题:「经济行为主体的行动、策略或预期通常是如何对它们所创造的模式做出反应的,而且还可能内生地随它们创造的模式的变化而变化?「用通俗的话来说,「当经济不处于均衡状态的时候,它是如何运作的?」围绕这一提问所展开的研究和发掘的理论,便是复杂经济学。

基于此,阿瑟在「‘爱尔法鲁酒吧’问题」与「圣塔菲人工股票市场」这两章中,详细阐述了复杂经济学是如何运作的。在「技术进化所引发的经济进化,经济是从它的技术中涌现出来的」这一章中,则将经济与技术想结合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与其前作《技术的本质》相应和。

值得一提的是,阿瑟在序章中详细介绍了圣塔菲研究所的创立,分享了成员召集、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如何从无到有的经历。十分有趣,这一众鼎鼎大名的科技家在最初,并不知道他们确切地要去做什么,仅仅因为一些尚未成型、但激动人心的念头,便聚集到了一起。但也正是这样一群人,在接下来的二、三十年中,创造出了令业界瞩目的新理论、新成果。这也让这本论文集具备了特殊的意义。或许每一个伟大的发明,在最初都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开始吧。

不过,无论是技术创新和人类发展,还是经济学重构与复杂经济学,今时今日,当我们谈论这一切时,都笼罩在一个更为宏大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时代。回顾二战以来的信息技术发展史可以发现,技术每隔约二十年便会发生一次形变,变革不仅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更让经济系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革迄今为止,已发生了三次。

阿瑟认为,在技术革命的第三次形变中,数字技术创造了区别于实体经济的、一个虚拟而且自主的经济体。这种虚拟经济不仅仅能激发实体经济,更为商业活动提供了一种人类以外的智能。而人类经济系统随之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不再是生产多少的问题,而是人类要如何分配这些生产出来的产品。

基于这一考量,探讨对于数字时代浪潮下经济系统可能会受到的冲击,以及技术革新对于人类、经济和社会可能带来的影响这一类议题,便显得迫在眉睫。

2019年8月15日,集智俱乐部联合腾讯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X-Order、湛庐文化,特别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W. Brian Arthur),在北京举办一场公开沙龙,分享关于技术对经济深远影响的思考,探讨未来新经济形态的分配规则。本次讲座是AI&Society系列学术沙龙的第18期。

如前文所述,在《技术的本质》和《复杂经济学》两本书中,阿瑟探讨了人类技术的演变过程,分析了经济增长如何与技术创新相伴而生。而在本次AI&Society学术沙龙中,阿瑟将进一步讨论对下列问题的看法:

探讨内容
1.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会如何影响经济系统的分配规则
2.数字经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怎样的
3.数字经济的变革,如何影响经济系统的发展,进而改变社会结构
4.技术变革带对经济的影响,是在持久深入还是日渐平缓
5.如何在技术创新在带来社会福利的同时,消减随之而来的隐私、分配等社会问题
6.当工作机会被新技术挤占,人类如何找到生活的意义
活动信息
主题:Where is technology taking the economy?(科技把经济带往何方)
主讲:布莱恩·阿瑟(W. Brian Arthur)
时间:2019年8月15日(周四)19:30-22:00
地点:北京 · 腾讯研究院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