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频传IPO 版权问题愈演愈烈之下将何去何从
2019-09-04 10:38:37
  • 0
  • 0
  • 4

来源: 蓝鲸TMT

(原标题:喜马拉雅频传IPO,版权问题愈演愈烈之下将何去何从)

喜马拉雅目前已跻身在线音频头部平台行列,但其版权问题愈演愈烈。喜马拉雅内容付费走流量模式,但当付费内容的风口渐渐过去时,整个音频市场行业也将逐渐进入瓶颈期。

蓝鲸TMT记者 费腾

近日,中国在线音频平台喜马拉雅FM(下称“喜马拉雅”)再传IPO,已选择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安排5亿美元至10亿美元的公开募股,上市地点计划为美国。

从2018年起,喜马拉雅曾多次传出上市消息,喜马拉雅FM第二大股东、证大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戴志康去年5月透露,喜马拉雅FM估值已达200亿元,有望2019年在A股上市。不过,对于上市传闻,喜马拉雅官方称目前并无确切上市计划与安排。

9月1日,戴志康因涉嫌非法集资已向警方自首,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在立案侦查后已对戴志康等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并查封相关涉案资产。业内开始出现喜马拉雅上市计划或受影响的讨论,截至发稿,喜马拉雅方面并未对此作出回应。

从喜马拉雅自身的情况看,目前其已跻身在线音频头部平台行列,但随之而来的版权问题也愈演愈烈。有观点认为,喜马拉雅内容付费走的是流量模式,当付费内容的风口渐渐过去时,整个音频市场行业也将逐渐进入瓶颈期,用户将会对“碎片化、同质化、非标化”的内容失去信心。

喜马拉雅跻身头部平台,版权问题却愈演愈烈

喜马拉雅FM由余建军、陈小雨在2012年8月成立,2013年3月上线音频分享平台,2016年6月,喜马拉雅尝试付费音频,上线精品付费专区,2018年4月会员系统上线。

同时,喜马拉雅先后与阅文集团、中信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等出版商合作,合作内容包括有声改编、IP孵化、版权保护等。

《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喜马拉雅用户渗透率为62.8%,占据音频行业第一梯队;荔枝、蜻蜓FM、企鹅FM居第二梯队,用户渗透率为33.5%。

不过,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对蓝鲸TMT记者表示,作为头部平台的喜马拉雅,其发展现状或不如预期。

今年5月,天眼查数据显示,喜马拉雅组织架构发生多项工商变更,公司注册资本减少314余万元,缩减5.22%。此外,包括小米副总裁洪峰在内的12名董事退出,仅剩喜马拉雅FM CEO余建军一人。

喜马拉雅对此回应称,此次股权变动是因为公司要搭建VIE结构(所有境内VIE公司的董事变更为境外母公司的股东,属于VIE标准结构)。

更为重要的是,围绕在喜马拉雅身上的版权问题愈演愈烈。蓝鲸TMT记者搜索天眼查相关数据发现,仅今年一月,喜马拉雅就有数十条围绕版权争端的开庭信息,且多数案由涉及“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此前,唐家三少作品《斗罗大陆》曾未经授权被发布在喜马拉雅平台上,此事以平台被法院判决侵权并赔偿版权方15万元告终;2018年,作家蔡春猪、唐小饭、张瑶等人的作品均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出现在喜马拉雅有声书作品中;同年9月,作家丁道师也发现其和蜻蜓FM联合推出的一档原创音频节目出现在喜马拉雅FM平台上,用户无需付费就可以免费收听下载。

针对平台的版权问题,喜马拉雅副总裁姜峰解释称,喜马拉雅拥有一套版权审核体系,原创内容会被整合进版权管理资源库,用户上传内容经由机器自动审核后也会有人工进行再次审核。但用户上传的内容数量巨大,难免会有纰漏。

不过,业内普遍认为,喜马拉雅作为专业的内容平台,必然需要承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审核义务,且这项义务不因内容数量多少而变动。这就要求,平台需要对内容审核严加把控,同时提高平台主播的版权意识。

互联网营销专家肖明对此表示,一方面,喜马拉雅要严格正视版权问题,这是平台长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另一方面,贸然施以重压,也极可能动摇平台的根基。

倚重优质内容的音频平台将何去何从

目前,音频平台间的竞争主要还是围绕“优质内容”展开。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上半年中国在线音频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在行业头部平台中,喜马拉雅FM、蜻蜓FM均主打大IP以及内容付费产品开发的PGC模式(专家生产内容模式);荔枝FM则选择通过UGC模式(用户生产内容模式)进行商业探索。

艾媒咨询分析师表示:“PGC模式能保障平台生产出高质量内容,但要面临成本高,活跃度低的窘境;UGC平台可以聚集更高人气,避免出现侵权问题,但也要面临内容良莠不齐的情况。”

日前,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在线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指出,未来三年,知识付费产业规模还将保持较高成长性持续扩张,预计到2020年,该产业规模将达到235 亿。

高速增长下,音频平台已度过初期生长扩张阶段,形成一定用户规模,网络音频内容以及用户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碎片化时代,大家没有完整的时间看书,这些音频平台的出现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开车路上、睡前都可以听自己想听的内容补充知识。”音频玩家万筱熙对记者表示。?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对蓝鲸TMT记者表示,“这些音频平台技术门槛并不高,优质内容是吸引人群的基础,付费+广告的商业模式不足以支撑平台实现盈利。”

他认为,音频付费平台的消费人群主要为年轻群体,通过“打造大V—IP化—粉丝团队”这一类似于粉丝经济的模式获取流量。消费群体“不理性”的行为是其主要收入来源。

正如沈萌所说,目前喜马拉雅的内容付费走的是流量模式,当付费内容的风口渐渐过去时,整个音频市场行业也将进入瓶颈期,用户将会对“碎片化、同质化、非标化”的内容失去信心。

解决“同质化”问题的关键在于平台主播是否能持续输出不同的内容。音频行业的格局已建立七年,这七年间,主播不间断的输出已“透支”了内容成本,无法通过最优质的内容来扩大客户群。

而音频行业“碎片化、非标化”的特点需要寻求合适的商业变现途径。喜马拉雅副总裁殷启明曾直言,商业变现模式是现阶段平台最大的挑战。不同于以播客为主的国外音频生态,国内的声音经济拓展了播客行业的外延,发展出以音频为中心的商业模式,但是音频领域的整个商业模式是有待开拓的。

互联网营销专家肖明对蓝鲸TMT记者表示,“随着知识付费热潮的逐渐退去,如何进一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音频内容与场景生态,为用户、为行业创造更多价值将成为赛道竞争的重点。”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